编者按
2006年末,e-works发布了《2007年中国制造业ERP十大发展趋势》一文,文中提到的第3点趋势是:ERP厂商大力拓展新业务。正如预测的一样,2007年的ERP厂商已经不满足于旧有领域,其拓展新业务的力度越来越大,他们通过并购、自主开发等方式,开始把触角伸向越来越多的领域。
因素分析                                  >>更多
分析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e-works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因素:
  • 业务拓展:企业的业务拓展了,业务分类逐渐增多,业务链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了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发现ERP中的一些功能无法满足企业的深层次要求,也无法覆盖企业的所有管理与业务,企业因此提出了深化、全面应用信息系统的要求,显然仅仅一个ERP系统已经力不从心;
  • 服务维护:企业希望自身的应用系统能尽量减少供应商个数,这样不仅便于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也方便以后的系统升级与功能扩展;
  • 市场:最后也有不免有些抢占市场份额的意味在里面。ERP的市场就这么大了,ERP要想有所突破向其他领域扩展是必然的。
  e-works比较了42家目前市场上活跃的ERP厂商,对它们的拓展领域进行了汇总分析,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ERP的扩展领域分为三个队列: 1、ERP厂商进入最多的领域是CRM、SCM、企业绩效、HR、协同,每个领域进入的ERP厂商有15家以上,这个市场渐趋于稳定; 2、处于中间队列的分别有BI、PLM、EAM,平均每个领域进入的ERP厂商有10家左右,这个市场正在目前ERP厂商争夺的焦点。 3、进入最少的领域是移动商务、BPM、中间件、内容管理、MES、SRM、精意生产、SaaS、KM、PORTAL,平均每个领域在5家及以下,这个市场将是ERP厂商未来的主要盈利点。
第一队列:平分秋色                 更多
  处于这一队列的领域技术已经成熟,专业化厂商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市场几乎被大的ERP厂商瓜分殆尽,同时各大厂商的名次也基本排定。
第二队列:硝烟四起                 更多
  这一队列平均每个领域进入的ERP厂商有10家,这个领域正在趋于成熟,并购行为正在这些领域中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厂商正在积极地消化并购厂商,中小ERP厂商在迅速跟进,这些领域内的市场份额排名仍是未知数,未来二、三年将是竞争的关键阶段。
第三队列:技高者得                 更多
  虽然目前的进入厂商较少,但并不意味着ERP厂商可以忽略这些领域,相反,这些领域应该引入ERP厂商的足够重视,因为“先发制人,后发者制于人”。
真正的ERP即将得以实现                             更多
  1990年4月, Gartner Group 公司第一次提出了ERP的概念,并给出了其对ERP的设想: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供需链制造。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Gartner当初对ERP的定义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而如此庞大的系统在当时的情况下,显然很难由某一个厂商来实现,所以多数厂商开始寻找不同的切入点,这也就出现了后来的CRM、SCM、HR、BI、EAM等厂商。
  现在,随着技术、市场、企业需求等方面的发展,这些ERP厂商正在逐渐向最初Gartner报告中的ERP设想靠拢,很多ERP厂商逐渐进入了其它领域,有了CRM、SCM、HR、BI、EAM、PLM等产品,开始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这种趋势也愈演愈练。e-works分析认为,Gartner最初的ERP设想目标将在未来几年内得以实现。
小 结
  综上所述,随着ERP厂商产品的不断拓展,e-works认为:
  • 专业厂商在第一、二队列内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但并不意味着将完全被淘汰;
  • 第二队列领域内的并购仍将继续,并在未来几年内仍是ERP厂商争夺的焦点;
  • 将来并购、竞争的焦点将会在第三队列上演,而把握最佳时机进入第三队列的领域,将是未来ERP厂商利润增长的关键。
  • Gartner最初的ERP设想目标将在未来几年内真正得以实现。
相关专题
e-works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 e-works.net.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