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有限元法在人体骨骼生物力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PDL语言的优化设计及其应用
·全新的电气CAE解决方案,给您石破天惊的感觉
·新的EPLAN平台战略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
·能战者可言和,讲述安世亚太成功的背后
·CAE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关新闻
·
AIG投资安世亚太 CAE产业驶入快车道
·
安世亚太与微软深入合作 降低CAE HPC门坎
·
UGS 发布NX 5 CAD/CAM/CAE 软件
·
SolidWorks 2007设计验证日在京隆重召开
·
飞箭发布FEPG 6.0版本 倪光南院士极力主张自主创新
·
汽车行业NX 数字化仿真分析软件与解决方案应用研讨会
 相关热贴
·寻找做CAE 塑料行业的朋友
·NX4 CAE教程
·CAE在零部件企业的使用情况调查
·求购CAE产品
·文章评论:岳中第:CAE技术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
·文章评论:岳中第:CAE技术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
 相关商城商品
· UG-CAE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CAE
 
虚拟疲劳试验及其在重载敞车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7-1-15 齐车集团公司 关晓丽  李向伟  大连交通大学   兆文忠   来源:e-works
关键字:CAE 载荷谱 S-N曲线 
针对车辆焊接结构重载后导致的疲劳断裂问题,论文提出了车辆产品设计阶段的虚拟疲劳实验对策。基于可靠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以及美国AAR标准中的载荷谱、焊接接头的S-N曲线数据库,论文以重载新型敞车为应用对象,在设计阶段,对其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车确实存在疲劳寿命薄弱部位。在我国货车设计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寿命设计。

    0 引言
    当前,提速/重载在迎合社会需求的同时,随之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机车车辆许多构件,尤其是焊接构件,服役不久频繁发生疲劳断裂,并导致了重大经济损失。客观上,由于提速/重载,机车车辆动负荷加剧,然而,这不过是问题的外因,而内因则是我们对这些机车车辆装备没有注入与提速/重载相匹配的且有相当储备的抗疲劳能力,许多疲劳断裂案例分析表明:在设计阶段,我们仍停留在传统的静强度设计层次上,对焊接构件尤其缺少抗疲劳设计的理念,缺少相应的技术,缺少必要的基础数据。因此,许多疲劳断裂隐患始于设计阶段。
    事实上,自从人们认定“预防疲劳断裂”是一个公认的难题以来,一个普遍被接受的现实是:由于疲劳断裂问题难于从理论上建模,因此,“预防疲劳断裂”的措施是否有效,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疲劳实验来回答,毫无疑问,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然而,另外一个事实是,当产品只在“图纸”上时,包括疲劳试验在内的任何实验均无载体,因此,设计阶段抗疲劳措施是否有效,对简单问题可以查阅设计手册予以校验,对机车车辆中典型焊接结构的抗疲劳措施是否有效则很难判断,显然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而“事后验证”不仅有可能导致较大的投入风险,且由于疲劳断裂现象的时延特性,它还有可能导致在设计阶段埋下重大事故隐患。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消极回避是不可取的,为此本文提出了虚拟疲劳试验技术对策,以试图尽最大可能地化解上述矛盾,从而使机车车辆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在产品的图纸上就能卓有成效地展开。

    1 虚拟疲劳试验的基本意义与技术路线
    从理论框架上看,虚拟疲劳试验应属于虚拟样机性能仿真范畴,其基本定义应该是:
    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下实现疲劳试验,从而在物理样机没有制造出来之前的产品设计阶段预测其疲劳寿命,并支持抗疲劳设计方案的无数次修改。
    类似于物理样机的实验室疲劳试验,虚拟疲劳试验也需要二个必要条件:
    •疲劳载荷三要素(加载点,加载幅值,加载频率)
     •以S-N曲线描述的焊接接头数据库
    不同于物理样机的实验室疲劳试验,虚拟疲劳试验的加载对象不是物理样机,而是产品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
    一般地说, 疲劳寿命预测的技术路线是:


    对虚拟疲劳试验而言,将上面的原则具体化,其技术路线是:
    (1)对设计对象,创建有限元模型,关键的承力焊缝,应参照IIW标准离散成有限元网格;    
    (2) 如果有可借用的载荷谱,例如:AAR为货车提供的车钩力谱,则加载到有限元模型中求其动应力响应,并转到(4);    
    (3)如果没有可借用的载荷谱,则按照实验室疲劳加载模式加载,例如:取UIC标准等幅加载到有限元模型中求其动应力响应;
    (4) 动应力编谱;
    (5) 依次创建待评估点的S-N曲线;
    (6)迈纳尔损伤累积理论求寿命;
    (7)如满意,退出计算,否则修改设计,并转到(1)。
    显而易见, 虚拟疲劳试验的关键是:
     • 高质量的有限元模型
     • 相对完备的以S-N曲线描述的焊接接头数据库
    一旦这两个基本条件具备, 虚拟疲劳试验将不是一件难事。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4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