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CFD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
 相关新闻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CAE
 
提升管催化裂化反应过程数值模拟
发表时间:2007-2-16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侯栓弟 龙军 郭湘波 朱丙田 张占   来源:e-works
关键字:CDF 流化催化裂化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ansys 
在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机理反应的FCC14集总模型,考虑了反应温度、局部固体浓度变化以及流动对反应的影响,建立了重油流化催化裂化流动--反应耦合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重油裂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喷嘴附近区域,在喷嘴附近已经有45%的重油转化为汽油和柴油。随着距离喷嘴位置的增加,汽油产率逐渐上升,但距离喷嘴位置12m以后,汽油产率基本保持不变。从汽油组成变化来看,在整个提升管内汽油中烯烃含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由喷嘴区域的60wt%降低到提升管出口位置的42wt%左右。汽油烷烃含量一直呈增加趋势,而汽油中环烷烃含量和芳烃含量变化较小。

2 催化裂化反应模型建立

2.1 重油催化裂化集总模型

    通过经典的催化裂化反应化学来表述集总反应,本文建立了催化裂化14集总动力学模型(如表1所示)。将重油划分为烷烃、环烷烃、芳烃三集总,产物汽油、柴油分别划分为烷烃、环烷烃、芳烃、烯烃四个集总,裂化气划分为烷烃和烯烃两个集总,焦炭一集总。各集总间的反应见表2,模型建立的细节参见文献[4]。

2.2 重油催化裂化流动—反应耦合模型

    对提升管反应器中气固两相流动采用Eulerian多相流模型,假定原料油进入提升管反应器后瞬间气化,催化剂颗粒相和油气相均为连续相,两相之间相互共存,相互渗透。由于催化裂化反应是摩尔数增加的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膨胀,流速变大,加剧了气固两相的湍流,促进了两相间质量、动量、热量的传递。在双流体模型中气相采用模型,颗粒相采用颗粒动力学模型。

    在直角坐标中提升管三维湍流两相流动过程稳态控制方程可表达成通用的形式,即:对流项+扩散项=源项Sc。

    气相控制方程:

   
 
    固相控制方程:

   
 
    其中、Sc、 Sgs 、 、Ss、 Ssg详细表达式分别见表3和表4。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页>>  
5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蒋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