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works > 智造书屋 > 书籍列表 > 大话存储Ⅱ——存储系统架构与底层原理极限剖析 > 固态存储介质和固态硬盘

第三章 磁盘大挪移——磁盘原理与技术 详解

第一十零节 固态存储介质和固态硬盘

3.10    固态存储介质和固态硬盘

    固态存储几年来开始大兴其道,其在性能方面相对机械磁盘来讲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比如,没有机械寻道时间,对任何地址的访问耗费开销都相等,所以随机IO性能很好。关于SSD的一些性能指标,本节不再列出。
   
    但是SSD也存在一些致命的缺点,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固态存储。

3.10.1  SSD固态硬盘的硬件组成

    SSD(Solid State Drive)是一种利用Flash芯片或者DRAM芯片作为数据永久存储的硬盘,这里不可以再说磁盘了,因为Flash Drive不再使用磁技术来存储数据。利用DRAM作为永久存储介质的SSD,又可称为RAM-Dsk,其内部使用SDRAM内存条来存储数据,所以在外部电源断开后,需要使用电池来维持DRAM中的数据。现在比较常见的SSD为基于Flash介质的SSD。所有类型的ROM(比如EPROM、EEPROM)和Flash芯片使用一种叫做“浮动门场效应晶体管”的晶体管来保存数据。每个这样的晶体管叫做一个“Cell”,即单元。有两种类型的Cell:第一种是Single Level Cell(SLC),每个Cell可以保存1B的数据;第二种为Multi Level Cell(MLC),每个Cell可以保存2b的数据。MLC容量为SLC的两倍,但是成本却与SLC大致相当,所以相同容量的SSD,MLC芯片成本要比SLC芯片低很多。此外,MLC由于每个Cell可以存储4个状态,其复杂度比较高,所以出错率也很高。不管SLC还是MLC,都需要额外保存ECC校验信息来做数据的错误恢复。
   
    我们来看一下这种场效应晶体管为何可以保存数据。由于计算机的数据只有0和1两种形式,那么只要让某种物质的存在状态只有两种,并且可以随时检测其状态,那么这种物质就可以存储1B数据。磁盘使用一块磁粒子区来保存1或者0,那么对于芯片来讲用什么来表示呢?当然非电荷莫属。比如充满电表示0,放电后表示1(这里指电子而不是正电荷)。浮动门场效应晶体管就是利用这种方法。

    如图3-33所示,浮动门场效应管由Controler2 Gate(CG)、Floating Gate(FG)、半导体二氧化硅绝缘层以及输入端和输出端导线等逻辑元件组成。浮动门是一个逻辑电路,这个电路四周被二氧化硅绝缘层包裹着,其外部为另一个门电路即控制门。在Word Line(字线)上抬高电势,则控制门可以在它与浮动门之间生成一个电场,电场之间由绝缘体填充。由于源极电势的抬高,电子将从汲极流向源极,在电子流动的过程中,有足够动能的电子就会穿过绝缘层到达浮动门电路,在这个充电过程中,电子电荷被存储在了浮动门中。随后Word Line恢复电势,控制门断开电场,但是此时电子仍然在被绝缘层包裹的浮动门电路中,所以此时浮动门被充电,并且这些电荷可以在外部电源消失之后依然保存数年之久。

图3-33 浮动门结构

图3-33 浮动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