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流场计算
第四节 流场分析模型的建立
2.4.1 涡轮增压器离心压气机网格划分
网格生成是数值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的前处理过程,对于复杂区域中的流动、传热等问题的计算,网格生成所需要的时间通常可占总时间的一半以上,网格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计算结果的精度。本节利用HYPERWORKS软件包中的HYPERMESH进行蜗壳流道、叶轮流道以及进气口的网格划分。表2-4给出了网格划分详细信息。在流场分析中,通常我们要将流场划分为几块,然后再进行分析。对于流场中还有叶轮旋转作用的模型就更是需要了。对于下面分析的模型,我们将整个流场分成三块,它们分别是进气口流场区、叶轮流场区和蜗壳流场区,整个模型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8~图2-11(见书后彩插)所示,网格划分情况见表2-4。
表2-4 离心压气机网格划分介绍
2.4.2 计算假定及边界条件
为了建模的方便,对涡轮增压器内部流场做了以下几个基本假设:
1)工作介质为连续、可压缩气体,不考虑其内能的变化,密度p和动力粘度μ均为常量。这里取ρ=1.00kg/m3,其他特性参数采用系统默认的数值。
2)叶片与壳体为刚体。
3)循环流量是从压气机的进气口流入,然后经由流道从压气机出口流出,忽略容积损失及散热流量的影响。
4)无叶片区和装配间隙构成的区域在外环面上处于一种压力平衡状态,并且间隙处的流动没有来自循环流道外部的干扰。
5)对固体壁面取不渗透、无滑移、绝热的边界条件,使通过固体壁面的质量通量、动量通量及能量通量为0。
在计算过程中确定整个压气机的进出口参数。在刚开始不知道流场具体分布的情况下,预先给定空气滤清器出口即压气机人口处总温度和流量,并选定轴向进气;再给定压气机蜗壳出口静压以便调整压气机的通流流量。计算达到稳定后,对固体壁面,取不可渗透、无滑移及绝热壁面边界条件,使通过与固体边界重合的网格面的质量通量、动量通量及能量通量为零。每一个非定常计算都是在稳态计算充分收敛的基础上开始。
在下面的计算实例中,压气机进口条件为总温度300K,压力为总压,轴向进气,选用标准k-ε模型,空气密度为1.225kg/m3,出口条件为质量流量,具体进出口条件见压气机特性图2-12及表2-5。
图2-12 压气机特性图
表2-5 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