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近期热点
·2007PLM征文之47:车辆后桥应力分析及改进
·2007PLM征文之57:Feko在复杂目标RCS仿真计算中的应用
·eHR凸显协同与自助服务
·新东机械 依靠IT实现个性化管理
·<连载>Protel二次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2007PLM征文之9:数字样机真的是老生常谈吗?
 inventor近期热点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五:创建和编辑定位特征
·2007PLM征文之52:简介Inventor中的部分自定义项目的使用(一)
·H型钢生产线开坯机管路系统设计
·设计实例——brokke
·2007PLM征文之27:组合机床设计中的虚拟部件装配
·2007PLM征文之49:AIP 2008在合康公司成功应用
 
 
当前位置:inventor技术专区 -> 技术文库
 
2007PLM征文之49:AIP 2008在合康公司成功应用
发表时间:2007-11-27 特约撰稿人: 张创  来源:e-works
AIP软件在北京合康亿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几年的使用,已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今,合康公司已经发展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这一切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欧托克公司AIP软件的大力支持。

如何提供清晰、准确的产品装配图,利于车间的快速装配?

对于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而言,时间就是一切。对设计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产品的设计。同样对车间的装配员工,也提出同样的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产品的装配。以前我们的设计师往往因为工期紧来不及出装配图,而亲自去车间指导安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因为车间工人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完全领悟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而被动的工作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我们应用AIP软件后,彻底的改变了这种现象。设计师和车间装配员工都能够很轻松、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利用生成ipn格式的表达视图,然后再将ipn文件转换为工程图,图(8)就是按上述操作生成的装配图,装配人员能快速、清晰、准确的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从而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装配工作。Ipn文件还有一个很闪光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将装配过程生成动画,装配过程和实际的装配是一样的,设计师在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时,这种方法更有效、更直观。

图(8)

2.2 如何对商务部门提供最有效的技术支持,利于他们与客户交流?

商务部门有的时候需要在产品生产前与客户讨论。对于一些展览会,也要求设计部门能够拿出漂亮、逼真的图片或者动画来更好的展示公司的产品。

以前,往往是等产品加工完毕后,用数码照片拍照,再用Photoshop等专业图像处理软件来处理图片,以达到商务部门的要求。这样的弊端是:1)、受限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周期,不能够快速的反应。2)、对于图片的处理,要找专业的人员来做,很麻烦也很浪费时间。

现在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应用AIP软件的inventor studio功能。图(9)、(10)、(11)是用该功能处理的图片,效果可以和以前用Photoshop等专业软件相媲美。

   

图(9)                图(10)                   图(11)

2.3 如何提供准确的dwg格式且符合国标的技术图纸,与外协厂进行技术交流?

在AIP2008中,对工程图提供了idw和dwg两种图纸。这很方便的解决了与其他外协厂格式的统一问题。除了选择“另存为…”的方法外,我们还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在AIP的工具中,附带有“任务调度程序”如图(12)所示,它可以完成的功能有:移植文件、更新设计、发布dwf文件、打印文件、输入文件、输出文件等7项非常实用的功能。我们通过“输出文件”将idw格式的图纸转换为dwg格式的图纸,并且转换的效果堪称完美,无乱码的现象,标注格式和文字格式等也与idw格式的图纸完全一样。当我们的工程师第一次用到这个功能的时候,很是兴奋。因为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一张一张的转换了,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现在只要操作几步就可以轻松解决。图(13)(14)分别为转换的两种对比。可以看出转换的效果非常完美。

图(12)

图(13)

图(14)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3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辜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