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近期热点
·VTL搭配磁带面临的四大问题
·虚拟化:微软凭什么撼动VMware?
·iSCSI存储技术类全攻略
·瘦客户端将更安全可靠
·2008年高性能计算的十大趋势
·2008年六大最值得关注的刀片服务器厂商
 inventor近期热点
·Inventor攻略之基于装配关系的关联设计
·迎接数字样机时代的到来
·Inventor攻略之大型装配设计解决方案
·Autodesk,100%专注于大众化数字样机
·Inventor攻略之复杂壳体零件造型(下)
·Inventor攻略之复杂壳体零件造型(上)
 
 
当前位置:inventor技术专区 -> 技术文库
 
Inventor攻略之复杂壳体零件造型(下)
发表时间:2008-2-11 autodesk
在3D数字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产品设计建模处于基础地位。“万丈高楼平地起”,设计建模失败,其余所有的设计资料无法表达、无法关联、无法管理、无法给设计决策提供支持,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根本。产品设计建模重要性的可见一斑,复杂零件尤其如此。 本文无法涵盖所有类型的复杂零件,单以复杂壳体零件为例进行解说。

4.2实例造型
    下图(图11)是一个相对来说稍微有点复杂的一个壳体零件,就作为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1、首先我们拿到这个零件的时候,需要将我们在脑子里去除圆角、钻孔这些细节特征,然后再将其分成一些基本几何体。包括方块、圆柱、圆锥、球,或者是一些其他形状的拉伸体、回转体等,因为这些是软件能够直接得到几何外形(基础几何体)。
    2、对于任意复杂零件的一般思路,还是前面提到的去处细节特征再分解成基础几何的方式。一般来说,细节特征主要包括圆角、倒角、钻孔,有时候挖槽、凸起、抽壳、裁分割也可以认为是细节特征;而基础几何主要包括拉伸外形(注:曲面和实体我们都统一称之为外形)、旋转外形、曲面功能直接得到的外形也可以认为是基础几何,比如说直纹面外形、扫略面外形等,都可以认为是基础几何。所有的零件(任意复杂程度)都可以本分解成基础几何架上细节特征。 图12基础模型
    3、分解成基础几何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3D建模工作了。如果分解出来有多个基础几何外形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作为最基础的开始我们的建模工作,一般说来选择最复杂的一个基础外形入手,如果复杂程度都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一般选择体积最大的一个入手,见图12。


    4、逐步建立各种附加特征,然后抽壳。见图13。先抽壳后倒角。


    5、逐渐添加其他特征,使用布尔运算,整列、镜像特征。见图15.新建的局部特征又成为更细节的模型的主体特征。
    6、在局部主体特征上建模,并在主体特征上添加其他特征,使用曲面加厚的功能。见图15。

    7、继续添加修改至完成建模。
    8、检查模型,提交设计。

    总结

    复杂零件的建模无统一的模式,需要
    大量的练习,积累经验,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本文介绍的的规则和技巧,很多都是在大量的建模以及对inventor内部结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而得出的,但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另外我有几点建议,也是经验之谈,希望能有所帮助:
    (1)做复杂零件应多做
    一定阶段存一个新文档,以备操作失误造成文件丢失或 损坏时可调用最近相邻的文件重做。复杂零件不要用一个文档从头干到尾,待确实成功完成后再将前面已无用的备份删除处,当出现死机或误操作退出等异常情况时,还可以 马上重调入再做,不会让心血白费。
    (2) 经常向别人请教,和他人讨论,可开阔思路,有时可共同找到更佳的方法,不致于陷入思维定式。
    (3) 应决针对实际碰到的问题多实践,这样才能了解更深入,发现其不常用的功能,有时能对解决问题起很大作用。
    (4) 及时记录,及时总结。条件允许时,应多与外单位及相关专家交流,取长补短。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3页,当前第3
责任编辑: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