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精益研发大赛参赛作品专家点评
2012年9月-11月,继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精益研发大赛的基础上,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再次联手我国知名的研发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安世亚太公司,举办了第二届“e-works——安世亚太杯“精益研发大赛。本文为清华大学肖田元教授、长安汽车总工程师唐湘民、著名创新方法专家赵敏、ENI经济和信息化传媒总编江彦及e-works对部分参赛作品的点评。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肖田元 著名CAE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点评: K系列2-3.5t叉车采用"top-down"方法对整车以及各个零部件建模、大量CAE仿真技术的运用以及各种CAM先进制造软件的使用使得产品和各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产品的制造成本、用户的使用维护成本都得以大大减少,通过精益研发理念的导入和固化。应用全面,效果不错。
唐湘民 长安汽车公司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总工程师(数字化开发与信息技术)
点评: 作品多方位丰富地图解了企业在CAD\CAE\PDM\数控方面的应用,结合具体措施实现了精益研发的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可借鉴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案例。但企业怎样才能很好把这些信息系统综合利用,怎么实现有效的信息集成,希望作者后续做更详细的阐述以供大家分享。
赵敏 中国著名创新方法专家、研发知识工程专家和制造业信息化专家
点评:自顶向下的研发说明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体现了精益研发理念。大量CAE仿真技术的运用减少了研发过程中的时间浪费。
e-works
点评: K系列2-3.5t叉车通过采用"top-down"方法对整车以及各个零部件建模、大量CAE仿真技术的运用以及各种CAM先进制造软件的使用使得产品和各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产品的制造成本、用户的使用维护成本都得以大大减少,通过精益研发理念的导入和固化,会为企业和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总数: 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