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工程图中的尺寸与公差
模型是设计信息的携带者,工程图是设计信息的表达者。这是总的规则,具体的有:
6.1. 工程图尺寸引用的规则和方法
在工程图中引用模型的设计尺寸,直接作为工程如注释尺寸,这是必然需要的基本机制。
Inventor 能够在模型草图和特征中设置公差,并在工程图中选定某视图,在右键菜单中“获得模型标注”。这就可以继承并关联模型的设置、表达出尺寸和公差,这是正确的设计表达,并确保了设计参数的一致性和可继承性。
但是,在哪个视图中可以出现这样的尺寸,Inventor有确定的规则:
(1) 只有驱动尺寸所在面平行于这个视图的时候,才能“获得”这个模型尺寸,这对于回转体零件的尺寸引用,可能会造成不方便;
(2) 一旦这个尺寸在某视图中被使用,其他的视图中将不会出现,这就保证了唯一性,不会重复;
(3) 这样的驱动尺寸如果带有公差,就会按照创建公差时的定义模式标注出来,并自动关联。
可见,Inventor支持在工程图视图中,直接关联引用模型的设计尺寸。
具体过程是:
在“工程图标注”面板上启用“检索尺寸”,并按要求选定要处理的视图;或者选定视图,在右键菜单中“检索尺寸(R)…”。这两种方式都同样能开始引用设计尺寸的操作。之后界面中提示“选择特征”、“选择零件”或者“选择尺寸”,可按需要接着操作。一般会使用“选择尺寸”,这样符合Inventor规则的、未被引用过的设计尺寸将显示,用户选择要使用哪个即可,参见图10。

这些被引用的尺寸如果有公差,将按原来设置的模式被表现在工程图中,并在模型中的这些设置修改后,引发工程图上的相关尺寸自动更新。
6.2. 工程图尺寸公差的表达设置
从设计全过程的需要看,关于公差应分为“定义公差”(包括标准公差、自由公差和自定义公差),用于模型创建的设置;以及“表达公差”,用于工程图中的设置。
在模型中定义公差、或者对工程图尺寸新添加公差,Inventor都是可以顺利完成的。
对于在工程图中按需要改换引用的模型尺寸公差的表达方式,Inventor则不能直接完成。
例如在模型中设置了按“公差代号/配合-显示公差”的模式、标准公差e9,之后在工程图的结果将按原有的“公差代号/配合-显示公差”的模式表达,会出现配合符号等内容,这虽然是设计中定义尺寸公差惯用的模式,但是这不符合多数工程图的需要,参见图11左。

为了使工程图表达符合需要,“只出现上下偏差”(参见图11右),可能的操作是选定这个尺寸,右键菜单中选择“编辑”,之后“精度和公差”→“偏差”,在工程图中的尺寸就是我们需要的样子了。
注意:
实际上Inventor并没有提供工程图中公差表达方式的控制机制,所以这样做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在调整原始公差的表达方法,而是“重新定义”这个尺寸的公差。
所以在模型中更改公差后,工程图将不会跟随改变。因为我们把公差设置成(而不是把表达设置成)“偏差”模式了,这并不是模型原有公差的模式。按推测,既然不是相同的模式,Inventor就认为用户“重新定义”了这个数据,也就不会跟原有尺寸数据相关了。
可见Inventor允许在直接引用的模型尺寸中,再次重新设置公差,用户需要注意这个机制的规则。目前的Inventor中还没有直接的解决方案。
这里有两套不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需要用户自己查找相关尺寸并进行操作:
第一次设置表达方式:
定这个尺寸,右键菜单“编辑”,之后“精度和公差”→“公差代号/配合-显示公差”(设置成原始模式,Inventor会取出模型新的公差)→“偏差”(借用新取出的偏差值)。
以后的维护设置:
按目前Inventor的规则,因为已经改变了公差设置,将不再关联模型的公差。因此这种情况下必须删除这个尺寸;并重新引用才可能被更新,后边的操作与第一次设置相同。
6.3. 设计尺寸的逆向修改
这是Inventor一个特殊的机制,允许在工程图中“逆向修改”所依照的模型中的设计尺寸,当然仅限于对于模型设计尺寸在工程图中引用后生成的尺寸,不支持在工程图中另行标注的尺寸。
方法参见图12。选定要修改的引用尺寸,在右键菜单中“编辑模型尺寸…”,之后将弹出常规的尺寸值输入框,当然也能修改尺寸的公差。

这样做完之后,模型上的相关尺寸会立即更新,而工程图的表达也将立即跟随更新。
从设计的基本规则看,直接从工程图修改模型尺寸可能很少用到,因为修改模型设计尺寸的依据不可能仅仅是一张工程图,必须从装配关系和运动关系基础上来做出决策。
究竟是否会使用这种机制更改设计,就要看用户自己对这个机制和结果的理解和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