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当今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是经济的全球化和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其特点为:一、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由稳定的地区市场转变为动态多变的全球市场;二、顾客对产品个性化要求强烈,生产批量越来越小,品种越来越多样化,要求新产品开发、生产和传播(销售)的速度越来越快;三、独占性技术产生的高附加值成为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四、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因此,在大批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内部存在的数据管理混乱、组织结构不明确、零部件重复设计等问题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迅速发展。
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每一种产品都要产生大量相关的设计数据。为了应对上述复杂局面,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柴)对这些数据及产生这些数据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并使之成为企业技术管理部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具有先进产品技术管理理念的PDM产品TcEng(TcEng 为美国UGS公司PDM系统――Teamcenter Engineering)系统为企业的设计人员构筑设计信息平台,对新产品开发、变型产品设计及订单处理项目中设计、工艺等过程的资源、流程、质量、产品信息进行全局性管理,支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对产品系列机型进行规划,能够更大程度上实现产品结构的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深化零部件的分类管理和工程语言字典,方便设计人员的查询、引用,减少零部件种类;在PDM的框架下实施CAPP系统,完善工艺资源的管理,并为ERP的实施奠定数据基础。
2 PDM的概念
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是八十年代在国外兴起的管理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内与产品相关数据的一种理论,它继承并发展了设计资源管理、设计过程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类系统的优点,应用了并行工程方法学、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有效地解决企业信息的集成、过程优化管理等企业“瓶颈”问题。如何提高企业信息集成化管理水平、建立支持产品设计创新的信息平台,已经是产品数据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之一。
PDM可以定义为:以先进的企业技术管理理念为理论依据,以先进的管理软件为手段,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对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和资源一体化集成管理的技术。PDM明确定位为制造企业,以产品为管理的核心,以数据、过程和资源为管理信息的三大要素。PDM进行信息管理的两条主线是静态的产品结构和动态的产品设计流程,所有的信息组织和资源管理都是围绕产品设计展开的,这是PDM系统进行企业产品数据管理的关键。
3 济柴原有的产品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a. 设计、管理、制造之间信息传递不流畅,“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b. 设计未能转化成知识管理,设计周期长、效率低;
c. 人员调动频繁等,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或失效等安全问题;
d. 设计水平提高慢,同类错误重复出现;
e. 产品图档管理混乱,图纸查找困难;
f. 各管理系统单独运行,信息不能共享;
4 PDM系统(TcEng)在济柴实施的总体目标
沿着产品数据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以PDM先进管理思想为基础,结合我们企业技术研发的实际情况,以内燃机研究所为主要实施单位,实现了产品数据的全方位管理(即:PDM管理),该项目完成的总体目标是:
TcEng工作平台为用户创建了一个数据访问的环境。通过单一的数据库系统,TcEng能够存储、追踪和管理产品信息及其过程,使有关人员能够快捷获取所需数据。TcEng拥有最具竞争力的知识捕捉和重用技术,可以对企业的智力资源进行重用。具体表现如下:
a. 保持产品数据一致性——建立以产品结构为中心并与之关联的数据组织模式。
b. 控制优化产品开发过程——建立电子化的设计/更改流程,提高工程更改的可追溯性。
c.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对产品系列及其变型的规划和管理。
d. 显著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通过建立产品结构配置实现变型订单的模块化选配,通过变量BOM来派生同系列产品型号BOM。
e. 建立电子化的审批流程/发放。
f. 建立安全的数据访问机制。
g. 提高产品质量——利用产品结构模型输出符合用户不同要求的多种形式BOM清单,保证把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版本在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时刻提供给正确的人员。
h. 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优化的电子设计审签流程、更改流程可以缩短设计、更改的时间,提高产品研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i. 实现知识重用——建立零部件分类管理,提供多种查询方式,提高设计的通用化、模块化。
5 PDM的实施过程
5.1 PDM产品调研
2004年下半年,济柴内燃机研究所信息部开始按照公司高层领导的决策,着手进行PDM的产品调研工作。基本选定UGS公司产品TcEng、PTC公司的Windchill软件、IBM公司的Smarteam软件等作为PDM系统的备选软件,并对这几个软件的实施及成功客户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5.2 软件实施团队的招标
2004年11月,在济柴内燃机研究所的会议室召开了PDM软件供应商的介绍会,此次会议邀请全国十几家优秀的软件供应商前来作产品的讲解。其中PTC公司、IBM公司的软件实施商上海新科益软件公司、UGS的TcEng系统的软件实施商山大华天软件公司、美国通力公司、清华英泰软件公司等是比较优秀的代表,最后经过公司领导及相关人员结合本公司实际研究决定,选定PTC、美国通力公司、山大华天软件公司参加最后的投标会,投标会于2004年12月在济柴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石油部的技术专家、知名大学的企业信息化专家担任评委,会议认真听取了三家单位的标书讲解,采用投票选举的方式,最后中标商选定山大华天软件公司。
5.3 项目的启动
2005年1月,项目进入准备阶段,2月正式召开启动会,会议确立了企业及软件供应商联合的项目实施团队,此团队的组成及职责如下:
项目领导小组:为本项目之最高权责单位。负责本项目的执行方向,原则的确立,主要时间点的确定,及项目经理无法决定的重大争议的裁决,提供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并负责决定项目验收。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实际的执行计划及控制,并调配参与项目的人力资源,确定详细工作内容,分派工作,进度追踪考核,技术问题解决,及项目成员间的沟通协调,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
项目副经理:负责项目实际的执行计划及控制,并调配参与项目的人力资源,确定详细工作内容,分派工作,进度追踪考核,技术问题解决,及项目成员间的沟通协调,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
应用部门代表:负责向项目实施工作组提供流程和功能的需求,审查并评价解决方案是否满足需求。在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根据实际实施效果对实施过程或项目的目标提出修改要求或建议(负责最终用户测试)。
实施小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设计、测试、项目支持和控制。
系统架构小组:确认系统分析结果的可行性,再根据系统分析结果,针对使用软件设计、配置系统。相应的系统分析人员和系统设计人员。
数据移植小组:现有数据确认及格式转换、导入等工作。
系统开发小组:根据系统安装、配置系统,必要时进行程序开发。
系统测试小组:负责系统测试规范指定,测试资料准备,系统测试并产生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