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乐清市康信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宏明的办公室有些寒酸。他的办公桌夹在两位同事的座位之间,桌上连一台电脑都没有,他的副手还经常见缝插针地坐到周的座位上干自己的活儿。公司仅有的两台电脑被财务和库房用着,然而,这样的企业却正在与韩国大宇公司合作。
周宏明连走路都在想,2007年应该如何借互联网冲到世界的其他地方;
与此同时,福建省升美茶叶公司刚派人去公司的生产基地安溪龙涓乡长塔村收茶,望着满山的铁观音,采购员想:“要是经理能实时看到山里的情况就好了,我们也省了再开一小时的车回总公司汇报。”
在千里之外的永康工业园内,管着1200名员工的超人集团正在为公司定做的ERP系统“不争气”而犯愁;
这是本刊记者近期实地走访浙江、福建等地中小企业时看到的一幕幕。通过实地体验加电话采访的形式,本刊接触了3628家中小企业,他们的苦乐几乎都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有关,而在“穷”企业如何信息化、“较大”企业能不能量身定制ERP、中小企业怎么管理自家销售人员,怎么处理与上下游“亲戚”企业的关系,以及微型企业如何突破自身“网络盲”现状等问题上,他们既困惑,又对软件厂商所提供的服务心存怀疑。解读这些烦恼,需要的是厂商坦诚的态度和抽丝剥茧的耐心。
个性自由与“背背佳”
身为在战场上东奔西突的中小企业,想要一个能随心所欲使唤的工具难道有错吗?
除了自由我还缺什么
“企业做管理需要讲求科学性,大量个性化的定制其实并不可取。”当用友软件高级管理顾问崔晓阳说出这句话时,相信很多想上ERP的企业都在考虑上一个能任自己随意使唤的ERP系统,只是出于量身定制的费用之高,或者企业规模没发展到那么大等原因,迟迟没有动手。
然而位于浙江永康五金工业园的超人集团这样做了。这家有十几年历史的企业有员工1200人,让很多企业眼馋的是,它有雄厚的资金委托软件公司为其量身定制ERP系统。不过问题来了,电脑预设采购一个钉子,员工见一个不合适,拿了两个,结果,第二个钉子的记录就无法入库了。在车间中,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很多产品生产出来还没来得及登记就被工人拿走了,导致系统数据混乱。而随着软件模块的增多,员工的抱怨也越来越多,企业变得束手无策。
“建议停用!”记者走访了Oracle、SAP、用友、赛捷、神州数码、新中大等软件企业的专家,几乎人人这么说。作为中小企业,想要一个能随心所欲使唤的工具难道有错吗?“原因就在于ERP本身不是普通工具。”Oracle中国区JDE产品顾问经理许冉冉解释,ERP代表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先进管理理念,它要为企业所用,但当它发现企业的管理基础达不到正确使用它的状态,比如,员工习惯了手工记账,坚持觉得自己计算顺手,或者当人们习惯了每天开碰头会才能汇报进展时,让企业随心设定ERP的架构就会使其成为这种懒散管理的帮凶,那样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原来,在企业眼里,ERP可能是加速器,也可能是磨脚的鞋,企业为舒服而定做鞋,后来却又为不合脚而痛苦。而在软件厂商眼里,ERP更像是纠正年青人躬腰习惯的“背背佳”,不让你太自由,因为你乖乖地按说明书使用我才会腰板直、身体壮。
你适应我还是我适应你
想上ERP的企业不能再为所欲为了。然而由外国人发明的东西就真的好吗?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说国外厂商的软件系统不灵活,甚至过度超前,中小企业无法很快适应,就是好不容易适应了也没能看到提高效率等正面效果,倒是员工整天抱怨花钱不讨好。
企业与生俱来的个性要求与ERP要求规范化管理的矛盾是想上ERP的中小企业的最大困惑。ERP管理软件毕竟是由国外借鉴过来的事物,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地方。比如SAP的发展是建立在欧洲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的,其产品难免更适合大型制造型企业;Oracle的壮大则更得益于当时美国服务业对管理软件的需求。亚洲和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软件厂商必须学会总结“有中国特色的最佳实践”。
神州数码项目运控部总经理陈义忠说:“除非企业所处的行业或者其内部管理非常特殊,我们一般不考虑量身定做。企业在选ERP时,要考虑两个因素:它本身的功能是否强大,它与自己企业的管理体制是否符合。国外软件企业的产品一般会要求你去适应它,企业量身定制又会要求软件系统来适应企业,甚至是在企业本身有些流程多余的情况下。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
言外之意,企业真的需要“背背佳”,哪怕本来腰就很直的企业,用了它也会让你更精神。而同时,因为很多“背背佳”是按照老外的身材制作的,不太符合中国人,所以让制作方改进也理所应当。
而在采访完企业和专家之后,记者发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折衷。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章培林分析说,管理软件业内有一种“七二一”说法,即实施ERP时,标准化功能占70%,相关行业的行业型功能设置占20%,按企业自身个性要求设置的占10%。“我们鼓励个性化,上系统就如同装饰房子,如果别人能给我提供精装修,但装修出来是和别人千篇一律的,我也不愿意住。只是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最终要与我们的ERP平台衔接,‘七二一’的做法绝对不是压制个性。”
一个懂ERP的企业在选型时会先请软件厂商来企业调研,然后衡量软件厂商的初步规划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差多少。而一个一心想着量身定制的企业,软件公司刚一来,就会要求它照顾企业自身的种种细节需求,结果影响了ERP整体架构的流畅性和联动性不说,做出的ERP系统很多就是企业手工作业流程的电子版。随着企业发展,员工对这套软件的满意度肯定会越来越低,企业请人修改需要再投入成本,甚至已经找不到原来为其量身定制的软件公司了,而别人又不熟悉原来的ERP系统,改造起来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