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别:
- 产品创新数字化
- | 关键字:
- 有限元分析 ANSYS 仿真分析
- 本书内容几乎涵盖了ANSYS应用的所有分析类型,使读者阅读完本书后就能够使用ANSYS进行产品分析。本书的编写采用了目前最新的ANSYS 13.0版本,所涉及的知识也都是基于最新版本进行介绍的,在讲解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了图形用户界面(GUI)操作和命令行操作两种模式,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全书共有22个工程实例,覆盖了大部分工程问题,也详细地讲解了一些热门问题,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复杂问题的分析流程和技巧,领会到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思路,使读者能够解决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
本书适合初、中级用户入门与提高使用。
本书第1章~第17章、第19章、第29章和第30章由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张洪才撰写;第18章、第20章~第28章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何波撰写。编者长期从事CAE的研究工作,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工作整理完成本书内容。
在此,作者向所有参与和关心本书出版的领导、老师、亲人和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如有问题可以发邮件到zafansys@163.com与作者联系。 - 作者:
- 张洪才,何波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1-9-1
- 定价:
- ¥79.00
- 京东价:¥61.60

- 版权说明:
- 授权连载 不得转载
1绪论
- 第一节 有限单元法概述
- 第二节 ANSYS基本原理
- 第三节 ANSYS 13.0简介与基本使用
2坐标系和工作平面
3建立模型
4网格划分
- 第一节 网格划分概述
- 第二节 定义单元属性
- 第三节 网格划分工具
- 第四节 单元尺寸控制
- 第五节 网格划分器
- 第六节 网格划分方法
- 第七节 修改网格
5耦合和约束方程
6加载
- 第一节 载荷的概念
- 第二节 载荷步、子步和平衡迭代
- 第三节 时间的作用
- 第四节 阶跃载荷和斜坡载荷
- 第五节 施加载荷的方法
- 第六节 设置载荷步选项
- 第七节 创建多载荷步文件
- 第八节 定义接头固定处预拉伸
7求解
- 第一节 选择求解器
- 第二节 求解器的类型
- 第三节 在某些类型结构分析时使用特殊求解工具
- 第四节 获得解答
- 第五节 求解多载荷步
- 第六节 奇异解
8后处理技术
9设计ANSYS分析方案
- 第一节 设计分析方案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确定分析目标
- 第三节 确定模型类型
- 第四节 确定模型单元
- 第五节 不同单元之间的连接
- 第六节 分析中使用对称性
- 第七节 确定模型细节
- 第八节 确定模型的网格密度
10结构线性静力分析
- 第一节 静力分析概述
- 第二节 静力分析的求解步骤
- 第三节 实例:阶梯轴施加扭矩和弯矩
11模态分析
- 第一节 模态分析的定义及应用
- 第二节 模态分析的方法
- 第三节 矩阵缩减技术和主自由度的选择准则
- 第四节 模态分析过程
- 第五节 扩展模态
- 第六节 观察结果
- 第七节 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
- 第八节 大变形预应力的模态分析
- 第九节 实例:印刷机滚筒的模态分析
12谐响应分析
13谱分析
- 第一节 谱分析的定义
- 第二节 谱的基本概念
- 第三节 单点响应谱(SPRS)分析步骤
- 第四节 随机振动(PSD)分析步骤
- 第五节 随机振动分析结果的应用
- 第六节 DDAM(动力设计分析方法)谱分析
- 第七节 多点响应谱(MPRS)分析
- 第八节 实例:钢架结构厂房的随机振动分析
14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一节 瞬态动力学分析的概念
- 第二节 瞬态动力学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 第三节 瞬态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四节 三种求解方法
- 第五节 完全法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六节 模态叠加法瞬态动力分析
- 第七节 缩减法瞬态动力学分析过程
- 第八节 有预应力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九节 瞬态分析的关键技术细节
- 第一十零节 实例: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汽车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15非线性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结构非线性分析
- 第三节 几何非线性
- 第四节 屈曲分析
- 第五节 材料非线性分析
- 第六节 实例:支撑架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七节 实例:复合地基沉降的弹塑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