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近期热点
·不同寻常的中学CIO
·在 Pro/ENGINEER Wildfire 野火版 3.0 中使用位置注解的推荐方法
·Pro/ENGINEER Wildfire 野火版 3.0 的钣金件设计更为智能
·生产篇连载(9):善用现场工作“矩阵式”
·在 Pro/ENGINEER 中使用继承特征和族表进行数据共享
·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构建柔性生产模式
 inventor近期热点
·Inventor征文:浅述Inventor应用技巧之一
·Inventor征文:浅述Inventor应用技巧之四
·Inventor征文:浅述Inventor应用技巧之三
·Inventor征文:马钢院Inventor设计成果
·善用Inventor iAssembly
·成熟企业也需要后续支持
 
 
当前位置:inventor技术专区 -> 技术文库
 
善用Inventor iAssembly
发表时间:2007-5-23 许茗钧  来源:CADesigner
Inventor 的iPart及iFeature应用,笔者已经在前几集的CADesigner详细介绍过了,不过无论是iPart或iFeature的应用都只是相对在一个零件的特征、尺寸或草图上的变化。本文由CADesigner授权转载,在此致谢!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现在笔者将开起一张新的组合图,并插入两组组合内容、型号相同的HSR-A机构组合,但是在以下的演示中,笔者将会尝试在零件号码不变的情况下,把滑座的相对组装位置做不同的调适以符合多变的设计环境。

    跟一般的作业程序一样,在组合环境下使用「置入构件」插入一个次组合。


    接下来看到的操作模式跟插入一个iPart一样,笔者已经设定成三项选单筛选式,使用者只要选择适当的滑座、滑轨长度及滑座数量等3种条件的组配即可。


    读者可能也发现到了一个合理性的选单,就是「滑轨长度」,选择滑轨长度时使用者只能选定长度的变化,不会有其它型式上的选单变化,如此可以避免使用者插入了一组不合逻辑组合的机构组合而贻笑大方(例如:HSR25A的滑座+HSR30M的滑轨)。

    笔者在本范例演示中插入两组一样的机构规格「HSR25A2-640L」,并先行做并列式的组合约束使呈下图所示。


    然而在实务上的设计条件是可能会有在相同的零件号码的机构组合下,但是滑座的组合相对位置却不相同,如此严苛的条件Inventor可以达成吗?(以往必须处理成两组不同的组合名称来达成上述的设计条件,但也因此致使BOM表的处理技术相对复杂许多)。

    在AIS11的作业环境是允许的,使用者只需在浏览器要移动滑座的次组合上开启「弹性」功能,即可透过组合限制条件的控制或鼠标左键的拖曳,轻松的达成下图所示的不同组装位置的设计条件。(注:请注意浏览器上箭头所指的位置,被启动弹性功能的图像不同于一般组合图像)


    注:如果使用者开启的是「自适性」而不是「弹性」,其结果会是「两组的滑座同步滑动,而不是个别滑动」。

    为慎重起见,笔者开启「材料表」验证「零件号码」是同一组,且数量总和为2。因此可以证明Inventor R11的iAssembly在功能及实务上的应用皆能符合机械设计上机构的多变需求,也能正确无误的产出零件清单(BOM),真正的可以消弭本文前段拉垃渣渣的一堆问题的无端衍生。


    光是两个不同零件的简单组合就可以变化出多达412种机构组合,让我们一起动动脑设想前述「气缸」的组合内容及繁复的应用弹性条件,可以调配出的机构组合的变化数量就相当惊人。可见,机械设计变更的多变及繁复程度,在研发阶段有时可以用「无常」来叙述,也不为过;但是为此而扰乱设计程序或衍生采购纠纷都是无妄之灾。笔者认为,既然Inventor在功能及务实上的设计已经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成熟」,好好的认识、规划、应用Inventor的iPart、iFeature、iAssembly的交互整合,相信设计师在机械设计本能的发挥之外,CAD辅助工具才能确实发挥作用达到辅助、加分的正面效能,也才能确实、快速、无误的做出完美的演示与作品。

    本文由CADesigner授权转载,在此致谢!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2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辜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