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近期热点
·基于零件特征的工艺任务分配研究
·基于三维实体模型的自带围带叶片扭转恢复角的计算
·JMP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2)
·基于MasterCAM的后置处理技术研究与实现
·JMP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1)
·飞秒激光与硅样品作用生成纳米光栅结构
 inventor近期热点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十三:创建工程视图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十二:设置工程图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十一:使用设计加速器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十四:标注工程图
·Inventor-液压元件设计的好帮手
·迎接数字样机时代的到来
 
 
当前位置:inventor技术专区 -> 技术文库
 
迎接数字样机时代的到来
——Autodesk全球副总裁Andrew Anagnost主题演讲
发表时间:2008-1-30 e-works 王阳 整理  来源:e-works
2008年1月18日,Autodesk Inventor中国高手论坛在上海举行,为期一天半的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家企业和20多所高校共200余名Inventor应用高手参与了研讨。18日上午,Autodesk 全球副总裁Andrew Anagnost发表了《The move from 3D design to Digital Prototyping》的主题演讲。本文是Dr. Anagnost英文演讲的整理稿。

    三、突破数字样机应用的壁垒

    到了工程设计阶段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壁垒。工程设计师、机械设计师会试图把各个零件造型做出来,确保都能正确的装配、安装;电气工程师会设计电气系统,把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结合在一起,保证它们正常工作。要确保任何环节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整个系统才可以正常工作。这就要求系统的整合性非常高,因此对前期的工程设计要求就非常高。

 

图九、突破数字样机应用的壁垒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功能导向性技术。这个技术可以让工程师们自动创立他们的模型和图纸,非常方便。这是一个未来的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解决工程设计的问题。

    工程设计师可以不建造任何三维模型,直接勾勒出三维草图,在这个基础上拼接二维的形状。把形状拼在一起之后,直接模拟整个机构的运动。甚至可以加一些动力学的内容,来检测所有结构的速度、运动曲线等。那么,工程设计师在没有进行任何三维建模工作的时候,就得到了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动力学的曲线。因此他就能很好地修订自己的设计,以确保在后期的仿真、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出现问题。

    大家看到的这个例子,就是利用我们提供的功能导向性技术进行塑料件的造型。首先创建一个基础的件,接下来所有的操作都不需要进行薄壁的任何设置,无论是添加拉伸,还是切割掉里面的材质,做的所有操作系统会很自动的、智能化的认出这是一个薄壁件,操作将会变得非常的容易。里面、外面的圆角都自动做好,并且做一个自动的拉切,是非常智能化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加一个重边,也是自动的。加金板的操作、常用特征的操作,都是自动的。尤其是最后三个孔的设计,一个命令就结束了。这可以让后面的交互变得非常容易。做任何的移动、改变,后面的更新都是完全自动的。

  
图十、塑料件的造型            图十一、塑料件自动生成三维实力

    未来这些技术,大家都会很快看到。而且我要告诉各位,刚才讲的这些技术,都是在中国进行研发的。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4页,当前第3
责任编辑: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