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利用复制对象功能进行自顶向下的设计
参见图6为三个钣金零件组成的装配,它是农用拖拉机驾驶室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零件与零件结合部分的几何形状不规则,使用钣金环境中的折弯功能很难完成零件的造型。在这种情况下,使用Inventor 2008中的复制对象功能,不仅能够保证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而且可以得到钣金零件的展开形状。
相关模型参见“钣金”文件夹。
设计过程:
1. 新建零件“概念模型.IPT”,根据尺寸要求创建钣金组件整体模型,参见图7;注意应将其BOM表结构设置为虚构件;

2. 新建装配“钣金组件.IAM”,装入零件“概念模型.IPT”;
3. 在位新建零件“钣金1.IPT”,选择钣金模板(参见图8);
4. 在图形窗口单击进入零件草图环境,退出,然后单击零件特征工具面板的“复制对象”工具,选择中间的5个表面作为复制对象,参见图9,确定,得到曲面结果;

5. 使用“加厚”工具,选择所有曲面进行偏移,并以实体方式输出,参见图10;

6. 单击钣金特征工具面板的“展开模式”工具,得到零件“钣金_1.IPT”的展开形状,参见图11;

7. 以同样的方法-使用“复制对象”和“加厚”工具,创建另外两个钣金零件;
8. 3个钣金零件的展开结果参见图12; 图12 展开形状

9. 更改概念模型的参数,3个钣金零件都会关联更新。
点评: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基于概念模型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不仅可以简化设计过程,保证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而且各个零部件可以随概念模型的改变而自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