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近期热点
·解读2007年度中国汽车行业十大热门关键词
·同方超炫3160图形工作站评测报告之5:评测结论
·同方超炫3160图形工作站评测报告之4:基准评测
·同方超炫3160图形工作站评测报告之3:整机配置分析
·同方超炫3160图形工作站评测报告之2:物理结构分析
·同方超炫3160图形工作站评测报告之1:分量十足的机箱
 inventor近期热点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十三:创建工程视图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十二:设置工程图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十一:使用设计加速器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十四:标注工程图
·Inventor 2008 入门教材之十:检查部件
·Inventor-液压元件设计的好帮手
 
 
当前位置:inventor技术专区 -> 技术文库
 
Inventor攻略之Top-Down设计
发表时间:2008-2-6 autodesk
  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机械设计,工程师都是根据设计意图和设计需求制定出一套设计方案,然后绘制出设计的整体轮廓,接下来进行各个零部件的设计,这是任何设计的基本规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顶向下的设计-Top-Down Design。   本文将介绍在Inventor中是如何实现Top-Down Design自顶向下的设计。

    案例二:利用复制对象功能进行自顶向下的设计
    参见图6为三个钣金零件组成的装配,它是农用拖拉机驾驶室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零件与零件结合部分的几何形状不规则,使用钣金环境中的折弯功能很难完成零件的造型。在这种情况下,使用Inventor 2008中的复制对象功能,不仅能够保证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而且可以得到钣金零件的展开形状。
    相关模型参见“钣金”文件夹。
    设计过程:
    1. 新建零件“概念模型.IPT”,根据尺寸要求创建钣金组件整体模型,参见图7;注意应将其BOM表结构设置为虚构件;

    2. 新建装配“钣金组件.IAM”,装入零件“概念模型.IPT”;
    3. 在位新建零件“钣金1.IPT”,选择钣金模板(参见图8);
    4. 在图形窗口单击进入零件草图环境,退出,然后单击零件特征工具面板的“复制对象”工具,选择中间的5个表面作为复制对象,参见图9,确定,得到曲面结果;

    5. 使用“加厚”工具,选择所有曲面进行偏移,并以实体方式输出,参见图10;

  
    6. 单击钣金特征工具面板的“展开模式”工具,得到零件“钣金_1.IPT”的展开形状,参见图11;

    7. 以同样的方法-使用“复制对象”和“加厚”工具,创建另外两个钣金零件;
    8. 3个钣金零件的展开结果参见图12; 图12 展开形状

    9. 更改概念模型的参数,3个钣金零件都会关联更新。
    点评: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基于概念模型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不仅可以简化设计过程,保证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而且各个零部件可以随概念模型的改变而自动更新。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3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