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近期热点
·VTL搭配磁带面临的四大问题
·虚拟化:微软凭什么撼动VMware?
·iSCSI存储技术类全攻略
·瘦客户端将更安全可靠
·2008年高性能计算的十大趋势
·2008年六大最值得关注的刀片服务器厂商
 inventor近期热点
·Inventor攻略之基于装配关系的关联设计
·迎接数字样机时代的到来
·Inventor攻略之大型装配设计解决方案
·Autodesk,100%专注于大众化数字样机
·Inventor攻略之复杂壳体零件造型(下)
·Inventor攻略之复杂壳体零件造型(上)
 
 
当前位置:inventor技术专区 -> 技术文库
 
Inventor攻略之基于装配关系的关联设计
发表时间:2008-2-17 Autodesk  来源:Autodesk
任何零件都是不可能单独设计出来的,在进行各种各样的零件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从别的地方获取零件的尺寸,外形,装配关系等信息。

    4. 下面利用扫掠功能,建立手柄的实体部分

    4.1 利用手柄部分的两个侧面建立工作平面,该平面将作为扫掠路径和引导轨迹的草图平面;

    4.2 创建扫掠路径和引导轨迹,扫掠路径应该要保证扫掠后的实体包含贴合面;

    4.3 扫掠,扫掠条件如图4.2所示。

    图4.2 扫掠条件

    5. 分割扫掠实体。利用复制过来的曲面来分割扫掠实体,形成贴合面。分割前和分割后的手柄实体如图4.3和图4.4所示。

    图4.3 分隔前的手柄

    图 4.4 分割后的手柄

    至此已经在手柄上形成了满足条件的贴合面,而且没有任何的干涉存在。

    6. 继续一些细节的修饰,这里就不做细节描述。

    最终的装配图如图4.5所示.

    图4.5 最终的电话装配体

    关联体验

    打开底座零件,在一定的范围内修改曲面的形状,手柄都将作相应的改动。

    点评

    1 在装配环境下,可以通过对象复制对象命令来实现这种跨零件的基于曲面的关联关系。

    2 在Inventor中,通过衍生也可以建立这种跨零件的基于曲面的关联关系。但是两种方法有以下几点不同:

    2.1 衍生必须关联被衍生件的所有表面,而复制对象则可以随意关联任意希望关联的表面;从这个意义来说,对象复制命令比衍生更为灵活,且易于控制。

    2.2 复制对象仅在装配体环境下零件的有效,也就是某零件A如果想关联别的零件,必须将该零件插入到包含零件A的装配体中;衍生则无此要求。

    3 在Inventor 2008以前的版本中,复制对象命令叫做升级。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末页>>  
8页,当前第6
责任编辑:辜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