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works > 智造书屋 > 书籍列表 > 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查看您的阅读历史
设备点检管理手册
  • 类别:
    企业管理
    | 关键字:
    设备点检管理 
  • 本书结合大量应用实例,系统介绍设备点检管理,包括设备运行的状态检查、设备检修的组织管理和附录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设备点检管理的核心思路、七定方法、实施点检的最佳时间、标准化的设备点检管理流程、设备检修的最佳时期、如何实施设备检修等内容,并附上了企业拿来即可用的点检工作实施必备表格。
  • 作者:
    张孝桐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5-01
    定价:
    ¥68.00
    京东价:¥37.40
    版权说明:
    授权连载 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张孝桐: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曾在山西冶金专科学校主讲“冶金机械设备修理和安装”课程。在上海宝钢工作期间,是第一任设备检修科长,被派往国外学习市场经济环境下,现代化长流程企业的设备管理方式;学以致用推进“点检定修制”,保障产品作业顺利运行。退休后,面向全国各知名企业,讲解当今设备管理问题和传授宝钢经验,提出当务之急是企业管理的重心要下移、要解放领导、要建立适合国情的“设备管家体系”。

1设备点检的方法与推进思路

  • 第一节 设备管理的定位
  • 第二节 设备点检“七个定”方法
  • 第三节 设备点检推进的核心思路

2什么是点检管理

  • 第一节 点检是做什么的
  • 第二节 点检是一个“名词”
  • 第三节 点检是一个“岗位”
  • 第四节 点检要主动地去管理
  • 第五节 点检与传统设备巡检的区别
  • 第六节 点检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
  • 第七节 中国式的点检——“设备管家体系”
  • 第八节 点检是作业线设备的管家
  • 第九节 建立点检管理设备的制度
  • 第一十零节 点检的五项结论

3实施点检管理的理由

  • 第一节 新时代企业管理的新动向
  • 第二节 设备管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 第三节 市场经济环境为何必须推进点检管理
  • 第四节 继承发扬我国设备管理的好经验

4实施点检管理的对象

  • 第一节 作业设备的分类
  • 第二节 设备管理的重点及分级
  • 第三节 什么是产品作业线、关键设备和状态受控点
  • 第四节 关于设备“故障曲线”的理解
  • 第五节 管理三类设备不同“故障曲线”的方法
  • 第六节 可实施“点检”管理的故障
  • 第七节 可实施“倾向”管理的故障
  • 第八节 可实施“预测性”管理的故障
  • 第九节 可替代设备与不可替代设备的区分
  • 第一十零节 可替代设备与不可替代设备的区分

5实施点检的最佳时期

  • 第一节 初步掌握设备状态的方法
  • 第二节 设备性能曲线上的P-F间隔期
  • 第三节 实施点检的最佳时期
  • 第四节 按“周期”点检的重要性
  • 第五节 设备“点检周期”标准化的推荐表
  • 第六节 用逐点接近法来确定点检周期
  • 第七节 点检周期量化的设定

6当代企业点检管理的责任人

  • 第一节 当务之急是建设设备管家体系
  • 第二节 何谓企业的“设备管家体系”
  • 第三节 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家制
  • 第四节 设备管家体系的中心——专职点检员
  • 第五节 设备管家的后继接班人——轮值巡检员
  • 第六节 市场经济时代管理重心的下移
  • 第七节 作业长与传统的工段长和班组长的区别

7设备点检管理的实务

  • 第一节 设备状态的劣化及分类
  • 第二节 设备点检前的五项准备
  • 第三节 设备点检时的五项要素
  • 第四节 标准化的设备点检管理流程
  • 第五节 设备点检管理的实施方法
  • 第六节 点检的PDCA工作法
  • 第七节 点检管理要从故障统计入手
  • 第八节 设备点检管理的标准化作业(一天)
  • 第九节 点检的职责“七事一贯制”
  • 第一十零节 点检实施管理的成本意识

8点检管理好坏的标准

  • 第一节 设备要为生产服务及设备完好率的缺憾
  • 第二节 当今企业设备管理的定位
  • 第三节 企业管理的目标——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

9设备实施修理的理由

  • 第一节 设备检、维修管理的含义
  • 第二节 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维修政策
  • 第三节 设备的检、维修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四节 企业设备检修、维修的含义与差异
  • 第五节 我国设备维修的发展历程
  • 第六节 设备有隐患要维修,有故障要检修
  • 第七节 设备状态受控点
  • 第八节 检修工程的分类(三大类、四种状态)
  • 第九节 停机检修与停产检修的原则性差异

10维修策略的确定和应用

  • 第一节 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 第二节 企业确定维修策略的依据
  • 第三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维修策略
  • 第四节 不同时期设备的维修策略
  • 第五节 对外委托作业线的维修策略
  • 第六节 不同故障类型的维修策略
  • 第七节 精益维修的概念

11企业维修管理的组织形式

  • 第一节 维修管理的业务流程
  • 第二节 维修管理的组织结构
  • 第三节 实施“对外委托检修”管理的必要性
  • 第四节 实施“设备轮保”管理的优缺点
  • 第五节 实施“内部承包”管理的优缺点
  • 第六节 其他类型检、维修管理的评述

12实施检、维修的“最佳时期”

  • 第一节 依据点检状态的信息实施检、维修
  • 第二节 设备检、维修要“预知状态、超前管理”
  • 第三节 减少停产时间的方法(优化时间法)
  • 第四节 设定“检、维修时间”的原则

13设备检修时的“现场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管理中的“安全管理体系”
  • 第二节 停产检修时现场管理的总体要求
  • 第三节 停产检修中三方安全联络
  • 第四节 停产检修中三方安全确认
  • 第五节 停产检修现场的防灾要则
  • 第六节 停产检修现场的施工秩序管理
  • 第七节 停产检修期间环境卫生及个人安全要则

14设备检修管理实务

  • 第一节 检修全过程管理是点检管理的后续
  • 第二节 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
  • 第三节 停产检修模型
  • 第四节 停产检修实施的“四个步骤”
  • 第五节 停产检修会议及现场说明
  • 第六节 停产检修全过程的时间安排
  • 第七节 停产检修工程的标准化程序管理
  • 第八节 关于检修工程的效率组织

15检修管理的考核

  • 第一节 传统检修考核
  • 第二节 检修管理的用户满意度
  • 第三节 设备检修的自主管理目标

16附录 实用点检管理资料及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