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别:
- 先进制造技术
- | 关键字:
- 缓速器,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 本书在系统总结汽车缓速器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新型缓速器,并详细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首先介绍汽车液冷式永磁缓速器的结构与原理,建立其设计理论,对缓速器多耦合场进行分析及结构优化,并给出了一种永磁缓速器设计平台;然后介绍了无刷液冷式自励缓速器的结构与原理,分别介绍了发电系统、缓速系统的设计理论以及能量回收型缓速器的发展;还讨论了汽车缓速器控制技术并列举了永磁缓速器控制实例;最后介绍了汽车缓速器的试验方法和内容,并对液冷式永磁缓速器和自励缓速器进行了试验分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和汽车工程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和教师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汽车缓速器和涡流制动装置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作者:
- 叶乐志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3年1月
- 定价:
- ¥58.00
- 京东价:¥43.20

- 版权说明:
- 授权连载 不得转载
1第1章 绪论
2第2章 缓速器设计理论基础
3第3章 液冷式永磁缓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一节 3.1 传统永磁缓速器
- 第二节 3.2 液冷式永磁缓速器的结构
- 第三节 3.3 液冷式永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安装方式及使用效果
- 第四节 3.4 液冷式永磁缓速器的整车匹配
- 第五节 3.5 小结
4第4章 永磁缓速器数学模型
- 第一节 4.1 永磁缓速器的动力学模型
- 第二节 4.2 永磁缓速器电磁场的数学模型
- 第三节 4.3 永磁缓速器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第四节 4.4 永磁体高温失磁的数学模型
- 第五节 4.5 小结
5第5章 永磁缓速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 第一节 5.1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
- 第二节 5.2 永磁缓速器的电磁热场耦合数值分析
- 第三节 5.3 永磁缓速器的热流场耦合数值分析
- 第四节 5.4 电、磁、热、流场耦合分析
- 第五节 5.5 小结
6第6章 永磁缓速器设计方法
- 第一节 6.1 静态设计方法
- 第二节 6.2 定子材料属性对制动性能的影响
- 第三节 6.3 永磁缓速器关键参数的计算
- 第四节 6.4 永磁缓速器设计实例
- 第五节 6.5 永磁缓速器优化设计方法
- 第六节 6.6 永磁缓速器CAD平台开发
- 第七节 6.7 小结
7第7章 液冷式自励缓速器
- 第一节 7.1 自励缓速器简介
- 第二节 7.2 传统自励缓速器的结构与原理
- 第三节 7.3 液冷式自励缓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四节 7.4 液冷式自励缓速器发电机设计
- 第五节 7.5 液冷式自励缓速器的制动特性
- 第六节 7.6 小结
8第8章 能量回收型缓速器
- 第一节 8.1 能量回收型缓速器的发展背景及分类
- 第二节 8.2 液压储能式能量回收型缓速器
- 第三节 8.3 飞轮储能式能量回收型缓速器
- 第四节 8.4 电储能式能量回收型缓速器
- 第五节 8.5 小结
9第9章 缓速器控制技术
- 第一节 9.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
- 第二节 9.2 缓速器控制技术
- 第三节 9.3 缓速器的电路测试标准
- 第四节 9.4 永磁缓速器控制系统设计举例
- 第五节 9.5 小结
10第10章 汽车缓速器试验
- 第一节 10.1 缓速器试验方法2
- 第二节 10.2 缓速器制动性能要求
- 第三节 10.3 缓速器试验系统
- 第四节 10.4 永磁缓速器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五节 10.5 永磁缓速器性能评价指标
- 第六节 10.6 自励缓速器试验内容及数据分析
- 第七节 10.7 小结
11参考文献